餐飲業的關鍵:人力挑戰與轉機

專訪|曾仲葳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


曾仲葳|1111人力銀行
經歷:1111人力銀行公關經理兼發言人、三立新聞主播、中國電視記者

缺工成常態,制度創新是解方

近年來,台灣餐飲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人力困境。無論是高溫廚房中的廚助,或是每天面對顧客的外場人員,皆成為業者苦尋難留的人才難題。隨著人力市場快速變動、世代價值觀轉變,企業唯有擁抱變革,方能逆勢突圍。

台灣服務業中,餐飲業為第一大就業人口來源,佔整體服務就業人口近五分之一,也是青年首份工作的主要選項之一。然而隨著內需市場萎縮與少子化趨勢加劇,挑戰不僅是「找人」,更在於「留人」。

根據1111人力銀行統計,2024年3月餐飲業全職與兼職職缺合計高達30萬筆,尤以外場服務人員、廚師與廚助為重災區。年輕族群對餐飲業的吸引力逐年下滑,薪資水平、工時彈性、休假制度、職場氣氛與成長機會,已成為求職者主要考量。

曾仲葳:「儘管部分連鎖品牌已調薪,但整體產業薪資結構仍與年輕世代期待有落差。若不改善班表與工時制度,難以吸引長期投入。」

非典型人力:中高齡與二度就業者是穩定新力軍

在青年勞動力逐漸流失的同時,中高齡與二度就業者正成為餐飲業補充人力的穩定來源。1111人力銀行推動「友善工時設計」與「職前培訓」,協助銀髮族、主婦與半退休族群再進入職場。

案例如與城市科技大學、飯店業者合作的「房務體驗徵才日」,讓中高齡求職者透過一日體驗與面試成功媒合,展現此族群的潛力與責任感。

曾仲葳:「這些族群雖不追求高薪,但穩定度與責任感往往比年輕人更強,對餐飲業來說是重要的人力補充與團隊多元化策略。」

招募是品牌行銷的一環:從職缺文案下手

在數位求職平台盛行的今天,職缺文案的呈現方式直接影響履歷投遞率。一份具吸引力的職缺資訊,不僅要清楚列出工作內容,更應展現企業文化、職涯藍圖與具體福利。

曾仲葳:「薪資是第一吸引力,如果真的高,就不要吝嗇寫出來。」

除了薪資透明化,員工宿舍、國內外培訓、海外派任機會、良好工作氛圍等軟性福利,都應具體呈現。如此才能快速傳達企業誠意,吸引合適人才。